第十四章 王伦改制_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笔趣阁 > 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 第十四章 王伦改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十四章 王伦改制

  王伦将自己关在房间整整一月之久,这一月就像王伦在梁山闭关之时一模一样,每日朱武和石秀亲自来给王伦送饭菜。此时王伦的房间里到处都是凌乱的纸张,他不断的在纸上写出一条条命令,有一次次推翻重演,往往一条命令要反复推演十数次,在彻底满意后,才会在朱武和石秀到来的时候,将文牒顺门缝递给他们。这倒不是王伦故意做做,实在是他需要一个人好好再次整理思路,毕竟恩师所传授的东西足足多了近千年,自从梁山出关后,自己一直都在紧张的为自己增强实力,并没有再仔细的整理过,现在自己的实力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又刚好有这么一段相对安静的时间,自己刚好再次梳理那些知识文化,同时调整自己的部署。

  一个月后,王伦终于走出了密室,虽然神情有些疲惫但是面带微笑,心里对未来的规划又有了信心。

  经略府的议事厅上,众人看着王伦,等着他的命令。王伦笑道:这一个月来,众位兄弟都辛苦了,朱武和石秀已经将这个月的事情都报给了我。很不错,大家都能尽职尽责,为兄甚慰欣慰。

  朱武起身道:哥哥日夜操劳,小弟等人不过做了些分内之事,不敢当哥哥称赞。他眉头一皱道,哥哥,现在梁山县稳如泰山,济州也还差强人意,不过东平府却有些抵触我经略府的新政,特别是东昌府,反对的声音极其强烈。说着看了一眼石秀。石秀起身道:哥哥,其他的到还好一些,但是丈量土地规范市场统一价格等事,让那些地方豪强与豪商巨贾极其不满。他们一方面对经略府的命令阳奉阴违,一方面则互相联络,意图提高市价制造民变,还怂恿佃户闹事,虽然抓了不少人,但并没有吓住他们,反而让他们同仇敌忾,更强烈的抵制。

  王伦点点头,开口道:东平府本就刚刚纳入我经略府不久,东昌府就更不用说了,有抵触很正常,这还是在二龙山洗劫了两州之后,如果在此次之前,我们所遭遇的抵触只怕还要大上十倍。王伦心中不由得苦笑,没想到二龙山那些匪徒居然无意中给自己解决了一个大麻烦,毕竟匪徒最先杀的就是那些豪门大户,以此获取钱粮,而这些大户往往都是新政最坚决的抗拒者,二龙山如蝗虫过境,虽然极大的破坏了两州的建设,让两州损失惨重,但也让豪强受到了不小的打击,这也算是给王伦稍微找补回来一点儿。

  王伦沉吟了一下,开始让朱武起草,发布经略府的几项重要政策:第一就是保甲制度,保甲制度在王安石熙宁变法中便提出了,王安石将乡村民户加以编制,十家为一保,民户家有两丁以上抽一丁为保丁,农闲时集中,接受军事训练。

  不过王伦认为王安石的保甲法太过精明,虽然抽保丁做民兵也不是不行,但是只享受利益却不愿意付出成本,民兵没有任何收益,完全按照游牧民族的方式招兵,但是游牧民族有掠夺财物归自己的制度,你王安石打算让民兵掠夺谁去?没有利益,只是通过政府权力占百姓的便宜,这根本就是民贼的行为。虽然王安石也姓王,但是王伦对他的这种奸商行为极其鄙视。

  王伦将保甲法改个名字,没办法,保甲法这个名字已经被王安石彻底搞臭了。王伦将自己的保甲法称之为编户制: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都是以原来民户有名望的人担任,这是没办法的。设保甲后,以联保连坐,一家通贼,九家举,若不举。十家连带坐罪。这样可以有效地清除隐藏在人群中的各样奸细。同时由于各地人口情况不同保甲制会略有弹性。编制以十户为原则。一甲不得少于六户。多于十五户。一保同样以十甲为原则,不得少于六甲,多于十五甲。

  第二则是农庄制度,其实也是王安石的方田均税法的变形。

  当时王安石变法下令全国清丈土地,核实土地所有者,并将土地按土质的好坏为五等,作为征收田赋的依据。

  王伦认为这个制度理论上没什么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说了等于没说,无论是清丈土地,还是征收田税,关键都需要政府的强力推行,不但要有强硬的政府力量,还要有大量的银钱,作为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乡绅百姓进行补偿。最关键的是,大宋不限制民间买卖土地,也就是说,土地兼并在大宋是合法的,这个本来没问题,毕竟有些自耕农自给自足和给地主当佃户收入相差并不大,对于小民百姓来说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不少豪强地主不老实,有些大地主比如祝家庄的祝朝奉和曾头市的曾弄包括宋江的宋家庄晁盖的晁家庄,土地庞大到做地主的同时,也是那祝家庄和曾头市的主人,其余百姓多是这些豪门一家的佃户,大多租种他们家中的田地,给庄主缴纳租粮。这庄主再给朝廷缴纳田赋。庄主自然不会老实到分文不差去交。上下打点妥当,这庄主在册的田亩之数与实际的田亩之数自然相差甚远。家业也就是这般办法快速积蓄下来的,赚得越多,这些庄主便会买越多的田地,再打点妥当,再赚钱,再置产买地,如此往复循环。世家大族多少这般手段,软硬兼施的土地兼并也在这般手段中不知不觉的进行着。大族势力也就越来越大,国家财政损失巨大。

  王伦对农业极其重视,很多人以为大宋的繁华是商业带来的,其实不然,中国古代的长治久安与经济文化的发达,完全是由农业带来的。不论商业多么发达的时代,发展的动力其实都来自于农业,他清楚几千年中原的经济与繁荣的根基便是农业。

  饱暖思,饥寒起盗心,这话一点也不假,只有吃饱了,人才有精力去想文化,花精力去生产农业以外的东西,才会有商业。农业才是根本与基石,商业不过是社会的润滑剂,古代商业的本质也不过是促进吃饱之余的百姓生产出来的多余产品交流。为什么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欧洲,中亚北亚,美洲非洲总是穷困潦倒。这就是农业水平的差距。包括和平时期中国的人口保有量也是因为农业的高度发达,直到后世,非洲富得流油的土地就是种不出粮食,中国人去种立马就是大丰收,这就是民族基因里面的农耕天赋。

  第三便是平价法案。

  现在大宋的市场极其混乱,市场上并没有个统一价格,更没有官方指定的最高世家标准,这种情况下,经常出现有个风吹草动,那些奸商马上就是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特别是在大灾之年,这些奸商的行为造成了不知道多少人家破人亡饿殍遍地。

  王伦现在管不了其他的地方,但是在他执掌的三府一县绝不允许出现这种情况。第四是设置钱庄改革币制。

  现在大宋市面主要流通的便是铜钱和铁钱,还有金银。不但沉重携带不便,而且各种换算机器麻烦。王伦设置钱庄,官府和百姓都可以将银钱存入钱庄,钱庄会按照存款的方式和时间长短给予一定的利息。

  王伦自然没有铸币权,但是王伦可以在自己的治下推行小范围的买卖媒介,用经略府颁布的纸币——王伦将其命名为钞票,将钞票分为一千文五百文一百文五十文十文五文和一文。以经略府的信誉作为担保,强力推行。

  第五是义务教育制度。

  王伦规定,每家适龄幼童必须进入蒙学学习,由官府承担一切费用,并负责幼童的衣食住行,无论贫富皆是一视同仁,蒙学五年,必须读完。之后则是初级中学,本着自愿的原则入学,学制三年,公费。之后是高级中学,要考试后方能入学,公费。高中之后则是通过考核进入东篱大学读书。所有的学校都是公费,并颁布规定,如果孩子要读书,家长无权阻拦,否则要接受官府严惩。同时确定奖学金制度,对学习好的孩子给与奖学金,让孩子可以贴补家用。

  第六便是整顿偏门。

  自古以来,偏门生意从来没有停过,不少朝代都对此大力整治,但是其效果收效甚微,在恩师那个时代甚至立法禁止,结果却造成了暗娼遍地,地下赌场横行。所谓堵不如疏,王伦知道用暴力的方法强行取缔,只能让这些高偏门的转入地下,做事要循序渐进。故此,王伦承认偏门生意的存在,但是一个府一个县都要有定额,而且必须在官府详细登记造册,同时里面工作的人都要经过官府甄别,确认无人是被逼所为。同时对青楼的妓女也给予尊重,也赋予应有的基本人权。

  对于地下的娼寮赌场则全力打击,一旦发现立刻缉拿,不但没收一切财产,还要做苦力赎身,全家被打入贱籍。

  看着王伦制定的一项项制度,所有人虽然心中热血沸腾,但也脊背发凉,特别是朱武石秀杨再盛史文恭杜嶨这些心智成熟的人,面色已经渐渐变得苍白。

  王伦讲了大半天,讲的口干舌燥,喝了杯茶润润嗓子,发现众人已经呆若木鸡了,开口笑道:各位兄弟这是怎么了?

  朱武回过神来,吃吃的道:哥哥,这些制度虽然都是利国利民的仁政,但是一旦施行,恐怕立时便会天下大乱,比传说中的熙宁变法的遭遇更烈,稍有闪失,哥哥丢官罢职事小,恐怕。。。他不敢再说下去了,满头的冷汗雨点一般顺着双颊滴落在地。

  史文恭也起身道:哥哥,小弟虽然是个武夫,但是也知道,这地方豪强的厉害,他们一家一户也许还好,但是数量众多,一旦碰上哥哥这般手段,势必万众一心,到时候对哥哥群起而攻,只怕。。。史文恭也不敢说下去了,他虽然上阵斩将杀人不眨眼,但是一想到王伦的这番操作,心里只感觉毛骨悚然。

  杨再盛石秀等人也纷纷开言,都是劝王伦万万不可操之过急。

  王伦笑道:各位兄弟所想,为兄焉能不知,但天下的事情就是如此,畏手畏脚,终将一事无成。无论我们用什么样的方法算计,最终总是要直接面对,文恭杜嶨,你们都是武将,应该知道,无论如何的练武,最终只有直面生死之时才能真正的成为高手。练武如此,为官也是如此,没有风险也不可能闯出一条生路,如今天下乱象已现,如果我们不未雨绸缪,日后也难逃大劫。不过兄弟们放心,为兄不会乱来一气,该讲的策略还是要讲的,不过只是策略和方式,绝不是改变施政方向。各位兄弟放心,如果有难,无论天大的灾祸,为兄自会一力承担,你们各位兄弟的后路,为兄都会给你们安排好。

  众人也知道王伦心意已决,尤其听到王伦最后的话,众人面红耳赤,心潮澎湃,纷纷起身唱诺,皆称愿与王伦共进退,绝不苟且偷生。

  :各位读友如果觉得本书尚可,也请推荐收藏一下,谢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