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黄桥村_浴火重生1950
笔趣阁 > 浴火重生1950 > 第六十七章 黄桥村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十七章 黄桥村

  有规划和无规划区别明显。在没有规划的地区,道路两侧的林带消失,道路的完整性也很差。两侧全部是农田,农田的土壤在收割后直接暴露在雨水中。沟渠里的流水混浊,沟渠淤积,雨水冲上路边,把道路冲的乱七八糟。

  有规划的地方,道路两侧的林带十分茂密,因为有人管理,所以植被多样性和发育很好。高大的核桃树上已经有了小核桃。树下的李子和杏子可能因为太多了,所以鲜果销售不好。但是果核被收了起来,堆在管理所的院子里。

  管理站的管理员还用果汁喝果酒招待梁林教授,看在陈老先生年纪大的份上,给了老先生一份。黄彬就没这个待遇了,因为果酒还没有完全发酵好。能喝的不多。

  果仁被分类了,杏子李子桃子,有些是药材,但是经过特殊的炒制,也能当成干果。只是现在人都在挖河种树,没有人处理。

  陈庆伦似乎看到了商机,不过很快就打消了念头,因为就算是江城,除了钢铁厂,其它市民其实很少了。不仅是工业基地在从城市抽人,明摆着管理站的很多支援都是以前的荆州市民。没人你销售给谁?

  但是不管怎么样。有树木保护的道路,就算水沟只是人工维护了一下,仍然是完整的。流水也是清澈的,因为水沟两侧都长者绒绒的草。这种草还是专家们专门推荐的。

  投机的生意也是有的,比如因为家家户户都需要酿造果酒,存货也很多。所以玻璃与陶瓷制品在管理站的商店里数量很多。但是这玩意卖一个,用户就少一个。而且林场的木匠作坊里,也生产专门酿酒的木桶。木桶酿造出来的酒香啊。

  持续挖深的除了河道,还有池塘。

  黄桥村的池塘的位置是设计好了的,它刚好和沼气发生站紧挨着,是除了河流之外,地势最低的地方。

  沼气发生站已经建好了,有沼气池和肥料厂、锅炉房和小型发电站,里面的设备有一部分是江城生产的,一部分就是荆州自己生产的。

  水塘的开挖明显比河道要早,沼气池和池塘两侧都种上了树。因为这是村里的树,所以几乎全部是果树,只是达到了专家们说的多样化而已。道路两侧的林带,是高大的乔木中间夹杂着一些果树。有明显的区别。

  因为是新种植的树木,地面也都裸露着,没有铺草。不过林区管理站已经种了一大片的草坪用草,已经长得很高,却没时间运出去,还养了一大群兔子。

  池塘的一侧是一个砖厂,这是黄桥村自己建的砖窑。不同同样没有说生产。

  老百姓的房屋还都是随便搭建的窝棚,但是家家户户院子里的厕所是全部都修好了。

  村子靠近黄桥的地方地势最高,哪里正在修建一个水塔和泵站,这是用来给家庭供水的。

  房屋和沼气池中间,围了一个院子,那是饲养场。养什么还不知道,因为村子里只有两头牛,还是从以前的地主哪里分来的。

  饲养场的动物粪便,也是要排入沼气池的。沼气池非常大,入料口和出料口的机械非常先进。当然,还是崭新的,没有使用。肥料厂还有二次发酵池,干燥车间,粉粹和颗粒车间。

  这个东西首先养活的是荆州的机械厂,这让陈庆伦非常眼红。

  要知道如果村村都这样干,那是多大的一笔生意?就是以后维修也要赚不少钱啊。

  沼气池的出水口是单独的,和池塘是两个方向。污水排入沉淀池,过滤池,然后进入站门用来净化的人工湿地。刻意弄得弯弯曲曲的水沟里装满了荷花和水草,不过水沟是用过火砖砌筑而成的,能够人工清理。清理出来的沉淀物是进入到了肥料厂。

  也就是说,村子里的污水,全部经过沼气池的处理之后,净化才能排放。排放是直接进了小荆河林区水道。

  居民区是在河道林区和道路林区的拐角。现在只是一块高地上乱七八糟的院落。院子也是用树枝插了一圈而已。老百姓现在是宁可苦了自己,也要把公共设施干完。原因是,政府是补助钱和粮食的。

  村委会和仓库是在沿河道路的一侧,还是空地,什么也没有。只有一个用油布搭建的大帐篷。

  靠近村子的地方的河道是先清理完的。据说是管理站和村庄相互抢地盘,于是争相种树。所以导致村庄的树木全部种好了。而农田所在的河道两侧的树,现在只是光溜溜的一排杨树树桩。这是管理站和黄桥村吵了半天,最后由林先生带着学生亲自划定的结果。

  黄桥村最开始决定搬过来,灵泉镇的老百姓不干,为此闹过一段时间。为了抢地盘,黄桥村家还没搬过来,就派人来把这边可以种植小麦的地方全部种上了小麦,还派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们在这里守了好几个月。于是带来的小麦大丰收。虽然老家受灾,收成不好,但是这边补上了,比往年的日子还好过。

  老百姓虽然开河劳累,但是一个个脸上并没有忧愁的颜色。

  小麦地里的豆子已经点上了。至于稻田,现在不正在一边开河一边弄吗。

  十多个女子正在已经开好的稻田里育秧。时间有些晚,不过条件有限,就只有一季晚稻了。

  农田里十分荒芜,不过集体的菜地里的菜长势很好,各式各样,密密麻麻,看起来向森林一样。玉米土豆红薯南瓜冬瓜。一眼望过去,有上百亩地。都是靠着道路的高地。干不动活了的老太太们都在那边。

  大帐篷的外面,用草搭起来的草棚子里,也有女人在清洗蔬菜,准备生火做饭了。

  这一片地区,道路就是最高处,比道路还要高的地方没有。真有,那也是早先人们的坟场。

  梁先生他们大的规划,就是道路和村落、管理站、汽车站等的不止。村子里的民居和公共设施,是林徽带着学生们完成。

  陈庆伦是认识这种三视图的图纸的,对于尺寸什么的也都不陌生。

  他发现除了污水的流向和处理是经过了规划的,就连整个村落的净水的流动也是经过设计的,它们的流向就是池塘,人不是河流。原因是,需要把水留在大地上,而不是排入河流之中。

  因为这一点,房屋是建设在高处的,并且通过低洼处的平整场地,把房屋地基升高。

  没有石头地基,就普遍使用的混凝土。不过地基下面设置了用砂砾和陶管做成一件事的排水层。地基加高,是为了防洪。黄桥村只有二十多户人家,刚好建在两个高台之上,台高两米。这是根据有记载的最高水位而设计的。整体分成四个大型的四合院,每个四合院有天井,天井里面有水井。天井的面积因为是八户人家组成,所以非常大。暴雨的时候,天井是能够储存水的。

  十字形的小巷交叉口,是一个圆形的小花园。至少图纸上是这样设计的,至于实际做不做,那是另外一回事。

  养殖场对面的缓坡坡地的土会被全部取走,回填房屋地基。挖平后的平底,是一个巨大了的晒场。和养殖场的堆料场。从道路上,因为树木的原因,你可能看不到村落。但是在比较低的农田看村庄,那就是一座宫殿。

  四合院设计的应该两层以上的建筑,第一层肯定是砖石结构,墙体宽厚。有很明显的混凝土框架结构。墙体并没有把框架填满,而是留有一排气窗。窗户也留的很大。第一层就能住三十二户。而实际上黄桥村只有二十二户。所以这里的空间是为后来的人预留的。

  而第二层和第三层是木质框架砖墙结构的房屋,这也是为后来人设计的。

  一个四合院中,八户每户都是单独一栋,有前院和后院。所以大天井就是园林设计。只是没有什么假山而已。主要是种树种菜和天井水池。

  这种设计,最大程度地把雨水留在了村子之中。带有一定的防御作用。就算是被围困,一时半会是不会缺水缺粮的。

  如果只是从这二十二户看,这很显然十分奢侈。问题是如果加上三层,变成九十六户了呢?这就是一个非常节约土地,又有充分的公共空间的设计。

  陈庆伦摇头,觉得如果每个村庄都是这个样子,那还要城市做什么?

  这还有公共区和下面巨大的晒场,挤一挤,能够搞好几个工厂都没问题。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