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爱或不爱_浴火重生1950
笔趣阁 > 浴火重生1950 > 第四章 爱或不爱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四章 爱或不爱

  人都有着一种自私性,关巍和杨瑛告诫黄彬,一部分是为了家庭和黄彬着想,但是更加多的,恐怕是有人给他们了压力,说不定提前回国也有黄彬的因素。

  黄彬没有问,也没有责怪他们,也没有理由责怪,因为他们也确实是为了自己好。不过有些事情是不能对他们说了,因为说了有害无益,徒增担心而已。

  有一点很明显,现在没人再像在步兵学校的时候,老师们都把他当孩子来看,说什么都乐呵呵的。那时候都是新奇,而这个时候有了很大的影响力。来找黄彬的人很多,几乎都是高级官员和知名的学者,其中农业学院的教授们来得最勤。

  原本要分成若干学院的雨城农学院,现在几乎分走了大半个雨城大学,因为除了农林牧渔,还包括了加工业。说起这个加工业,那就广泛了,因为就是纺织学院也归到了农学院。只是这限定于生物纤维的加工。化工纤维制造,当然是工学院那边的。

  农学院、工学院、理学院、医学院、文史学院、社会学院和军事学院,一共分为了七大类。

  教育、法学、经济学、哲学包括规划都归入了社会学院。

  这其中农学院和社会学院是争议最大的两个学院,现在却是学科最多的两个学院,获利也最大。其中多多少少都有雨城那次会议争议的结果,而农学院的人几乎都知道,黄彬在其中起到和一些很关键的作用。

  来人一多,黄彬就请刘院长帮忙限制见客。图书馆也不去了,书都是借回来读。

  实际上,黄彬训练的时候,比读书的时候要多多了。训练就是满城和周边地区跑,实际观察才是最好的老师,观察和验证到的才是自己学到的只是,否则都是别人的。这段时间,黄彬也买了很多旧书,雨城,毕竟是过去的京城,遗落在民间的书还是很多。

  通知说到京城交流学习的时间是半年,所以第二天,杨珺就过来给黄彬收拾行李。主要是书,打包装箱,然后通过学院想办法送到京城大学学。

  “明年参军了,去三十八军。关叔的关系。说下部队训练两年,看能不能回来读步兵学校。我读步兵学校不是轻松的事情?”杨珺其实接到了好几只部队招兵人的谈话。但是天大地大,老子最大。谁叫他突然多出来了一些爹呢?

  “你最好听关叔的,踏踏实实下部队。你的本事,下部队那也是兵王。我是从九岁开始当勤务兵,十岁连里人打没了,也只能拿着枪上战场。十一岁到十四岁,炮火和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不下部队,不知道部队是怎么回事。”

  “我知道,我只是觉得你离开部队太可惜了。”

  “我没有离开,现在是避风头。”黄彬最近一段时间体重增加很快,王子平教的功法还是很有用的,虽然人看来很是有些瘦,但那时表面现象。

  出门寄东西的时候,就看见刘院长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本书,向他招手。于是让杨珺自己去学院邮局。

  刘院长递给黄彬一封信:“这是我写给老战友希贤的,他是我的老搭档,刚刚调回京城,在政务院分管财经。你放心,这里面没有写关于你的事情,都是一些杂事。只是多半是关于小孩子的事情,属于私事,你亲自交给他。上面有地址和电话,到了地方就到传达室打电话。”

  黄彬收了信封。他知道这是刘院长不放心,让自己在老战友面前露个脸,到时候有个照应。

  “学历史,雨城的条件还是差了一些,京城毕竟是故都,保存的文献也多。领袖最近退到了后面,组建了几个小组做调研工作,其中就有历史组。你们有可能会遇见。他们那里能够看到很多孤本,比如历代考试的策论等等。军政一体,多读一点,有好处。”

  刘院长笑道:“不过去交流学习,就要带一点成果归来,学院准备编撰中国军事史,我会让人把提纲交给你。如果有可能,学院还是要招几个学生,也会过去帮你。现在学军事史的只有你一个人,也不太像话。”

  刘院长又交给了黄彬一个名册:“这上面,京城历史系的一些教授的资料,当然你去了也会知道,先温习一下为好。”

  名册很详细,雷海宗教授是从雨城调过去的,所以排在第一位,上面用红笔画了一杠。向达教授去京城比较早,不过以前也是前朝中央大学的。

  邵循正是清华历史系的,会因为并系并过去。噶邦福是个俄国人,据说是西方上古史的教授。王永兴是陈寅恪的学生,陈寅恪留在粤省,他一直在清华。周一良是讲日本史的。其中自然也有梁林两位先生,不过他们是挂名讲建筑史的。在刘院长看来黄彬要和清华系走得近,所以写在前面。

  原京城大学余逊和邓广铭资格算是老的,张政烺讲古代史和文献史。年轻一些的就没那么详细,只有一个名字,有些和黄彬一样是个助教。只有宿白多一些介绍,他是搞考古的。

  “明年会并系,学校里的教授多,老的年轻的,留学的没有留学的都有。梁林两位教授现在在鄂省,叫了几次都不回去。他们对把营建系一分两半不满意,一半在工学,一半在社会学。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d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d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